
-
以學正風強根基 篤行致遠踐初心 2025-05-06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建的重要經(jīng)驗與關鍵要點 2025-04-10
-
三部門聯(lián)合發(fā)文:加強語言文字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 2025-04-01
來源:微言教育
關鍵詞:培訓,應聘,陷阱,
近期,廣大高校應屆畢業(yè)生進入求職應聘的繁忙時期。有媒體報道,一些不法培訓機構利用學生在求職季急于找到工作的不安心理,表面上為學生設計各種培訓計劃,作出提供兼職、實習、內(nèi)推就業(yè)等虛假許諾,鼓吹接受“培訓”后直接安排就業(yè)等,實際上在培訓協(xié)議中嵌入貸款合同,但并未提供實質(zhì)性的培訓內(nèi)容,使許多學生在不清楚合同內(nèi)容的情況下背上了高利貸,卷入“培訓貸”層層陷阱。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日前發(fā)出2018年第6號預警,鄭重提醒廣大學生務必保持清醒、提高警惕、明法用法。
第一,保持清醒
廣大學生在求職應聘等關鍵時期要保持頭腦清醒,不輕信天花亂墜的宣傳,細心識別不法機構精心設置的誘餌。要通過學校等正規(guī)渠道尋找實習兼職或求職機會,對社會培訓機構的資質(zhì)和培訓內(nèi)容要進行深入了解和確認,不要“有病亂投醫(yī)”,被不法機構和人員“忽悠”了。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不付出任何成本就能得到好處背后一定隱藏著陷阱,千萬不要上了騙子的當。
第二,提高警惕
廣大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特別是在簽訂相關合同時,要仔細閱讀相關條款內(nèi)容,弄清楚實際資費標準,不要盲目信任“熟人”、不要隨意出借自己的身份證件、不要在未“吃透”合同條款的情況下輕易簽字。簽字畫押就意味著要負責任,負不起的責就別簽字,千萬不要干自己請客卻讓家長買單的事。要多了解熟悉金融常識,遇到不清楚的問題時,多咨詢請教老師、家長和學長,謹慎一點沒壞處,多長一雙眼睛沒壞處,提高自己對“培訓貸”及其隱身產(chǎn)品的甄別和抵制能力。
第三,明法用法
新時代的大學生要自覺加強法律法規(guī)知識學習,提高自己的風險防范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做個知法、守法的現(xiàn)代人、理性人。要明晰個人經(jīng)濟活動中的法律關系和法律后果,注意留存相關憑據(jù),當合法權益遭受損害時,第一時間報警,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
全國學生資助管理中心同時再次鄭重提醒廣大大學學生工作者和資助工作者——
在保護學生隱私的前提下,密切關注在校學生的大額經(jīng)濟支出,及時向學生尤其是應屆畢業(yè)生宣講不良“校園貸”及其各類變種的危害,避免學生落入陷阱而不能自拔,避免小問題釀成大問題。
川越培訓學校微信公眾號二維碼
川越培訓學校內(nèi)部資料分享群

【關注川越微信公眾號,了解更多】